將 臨 期 天 靈 修 特 輯 25
燃點盼望:將臨期25天靈修特輯
靈修作者(排名不分先後): 謝又生牧師、楊詠嫦博士、吳以諾傳道、鄭佑中牧師、 莊振威牧師、葉福成牧師、孫躍牧師、張李嘉華牧師、 吳偉良牧師、余振傑傳道、羅黃美貞傳道、葉偉洪傳道、 莊祖鯤牧師、曲曉寧傳道、石岩傳道、葉子良牧師、 陳傳華牧師、周偉強牧師、廖金源牧師、張振峰牧師、 周曉暉牧師、何允聰牧師、黎家翹牧師、羅大鵬牧師
序言作者:潘怡蓉博士
編輯:呂倩、鍾林君
設計與排版:黃月玲
出版發行:
香港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Ltd.
日糧事工有限公司
大角咀必發道91-93號The Bedford, 6樓
WhatsApp:(+852) 6467 7688
電話:(+852) 2626 1102
傳真:(+852) 2626 0216
電郵:hongkong@odbm.org
Printed in Hong Kong
所有的經文若無特別註明,則表示引自和合本聖經。
版權所有
此書為非賣品,歡迎自由奉獻 © 2025 靈命日糧事工
將臨期25天靈修特輯 —— 燃點盼望
序言:將臨期的終末涵意
編者的話
主題一 醒悟
第1日 警醒的聖誕:迎接再來的君王
第2日 與罪一刀兩斷:預備迎接主再臨
第3日 警醒的等待
第4日 醒悟的聲音
第5日 將臨期反思:活出上帝的公平與公義
第6日 燈油滿溢的生命
第7日 覺醒:耶穌誕生對我的影響
主題二 悔改
第8日 真正的悔改
第9日 三面鏡子的悔改呼召
第10日 恩典中同行:群體關係的悔改與更新
第11日 心和口
第12日 回轉歸向上帝的恩典
第13日 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
第14日 生命在「轉向」中重生
主題三 喜樂
第15日 因祢同在:將臨期的喜樂盼望
第16日 分享大喜的信息
第17日 馬利亞具感染力的回應
第18日 黑暗中嚐救恩之樂
第19日 喜樂:末日警鐘中的福音曙光
第20日 律法下贖出來的繼承者
第21日 以上帝為樂
主題四 平安
第22日 當上帝打亂你的計劃
第23日 河邊的果樹
第24日 不要懼怕,做好決定!
第25日 地上平安歸予祂所喜悅的人
結語:聖誕喜訊 —— 迎向新年的恩典
將臨期(Advent)源自拉丁文“Adventus”,意為「來臨」或「駕 臨」,是一個充滿盼望與等候的季節。其盼望根植於兩個核心:一是 慶祝耶穌基督的第一次降生——祂為我們的罪受死並從死裡復活,使 我們有永生的盼望;二是提醒我們預備迎接基督第二次榮耀的降臨。
將臨期可以被視為一種在禮儀上體現和慶祝終末(Eschatology) 盼望的時期,它在時間上連接了歷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雖然基督
已降臨並開啟了救贖,但救贖的圓滿實現仍在將來。這正是終末論所 強調的「已然」與「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張力,它提醒信
徒在期待基督末世的再臨(Parousia)的同時,也要不斷地警醒生活, 為基督的再來做準備,迎接祂最終榮耀的來臨。
耶穌基督的復活帶來活潑的盼望:罪惡與死亡被徹底消滅,上帝 的子民將擁有永恆的生命、復活的身體,萬物將在基督裡同歸於一並 在新天新地與上帝同在,並且復活主今日也同在。現實的世界雖然充
滿苦難,常帶給我們哀傷與歎息,但這在基督裡豐盛的盼望使我們能 在艱難中對上帝的應許充滿期待,超越今生的苦難和死亡,以永恆的 眼光看待生命中遺憾與不完美的事件,並在困難中仍持守信心。
教會團體也被稱為終末的團體(eschatological community), 在將臨期的聚集中,我們不但回顧過去,展望世界的未來,也在基督 現今的臨在中經歷更新改變。透過靈修、默想和聚會,我們更深體會
上帝國度來臨的張力狀態,更具體地領悟終末論所蘊含的意義和盼 望,得以在當下實踐末世盼望,秉持著「等候主基督再來」的生活態 度,以信心、愛心與盼望踐行信仰,追求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命, 承擔上帝國度的使命,以愛心服事他人,見證福音,尋求社群的公義 與和平。
瑪拉拿他(Maranatha,亞蘭語,見哥林多前書16章22節)這 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Marana”或 “Maran”(「主啊」)和“tha” 或 “atha” (「來」),可以根據上下文而被理解成兩種意涵。其一 為「主啊,願祢快來!」呼應啟示錄22章20節:「主耶穌啊,我願 祢來!」。其二為:「主已經來了!」宣告耶穌基督已經降臨的歷史 事實。
這個詞曾經在早期教會團體中顯得非常重要,當時在羅馬帝國逼 迫的背景下,基督徒常用 “Maranatha” 彼此安慰和鼓勵,表達他們 對耶穌基督即將再來的堅定盼望和信心。
今年將臨期,我們試著使用這一個充滿盼望、祈禱和確信的詞語, 來表達對耶穌基督已經降臨的感恩以及對祂再來的期盼;也藉著操練 這本靈修特輯中的靈修默想,透過不同作者的分享與引導,一起深化 在塵世朝聖旅程中的終末盼望。
潘怡蓉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
編者的話
今年的將臨期,世間依然充斥著各種負面消息。隨著人工智能 (AI)時代的迅速發展,許多行業面臨結構性轉變,許多人的「飯碗」 受到嚴重衝擊。香港的裁員與失業問題日益嚴重,經濟壓力沉重,許 多人感到生活無望,心靈陷入迷茫與焦慮。
我們希望藉著將臨期的來到,鼓勵讀者將焦點轉向耶穌基督:祂 的降生為我們帶來心靈的平安與力量,使人在困境中重新找到方向與 勇氣。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香港各大教會的牧者及福音機構的負責 人,共同撰寫這份將臨期靈修特輯。願這份特輯能成為香港人心靈的 加油站,鼓舞大家在逆境中看見盼望,並激勵我們積極向鄰舍傳揚福 音,分享基督的愛與恩典。
讓我們一同翻開這本靈修書,逐篇細讀,記念耶穌基督的降生, 並以期待的心迎接祂的再來。
主題 醒悟(Awakening
提醒信徒警醒,預備迎接基督。
在將臨期第一主日,我們點亮「盼望之燭」,象 徵醒悟與盼望。這支蠟燭提醒信徒保持屬靈警 醒,預備心靈迎接基督的降生與再來。聖經教導 我們「你們要謹慎,警醒祈禱」(馬可福音13 章33節),因為基督的來臨出人意料。點燃這 支蠟燭代表我們從屬世的昏睡中覺醒,專注於上 帝的應許,滿懷盼望地等待救主。這是將臨期的 起點,呼召我們放下分心的事物,定睛於基督的 榮耀。
警醒的聖誕:迎接再來的君王
羅馬書13章12節: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 帶上光明的兵器。
我曾在聖誕節帶領一位名叫GiGi的少年信主,她綽號「大家姐」, 身型高大,脾氣火爆,常因小事與人爭執。我希望她找到新方向,介 紹她到一間基督徒開辦的髮廊工作。起初她不感興趣,但後來因犯法 入獄,那一間髮廊竟然沒有放棄她,保留崗位等她出獄。GiGi深受感 動,出獄後努力當學徒,每天早到勤學,技術突飛猛進。兩年後,她 成為獨當一面的髮型師。那年聖誕前夕,我探訪她時,她說:「牧師, 今天我為你剪髮,感謝你當年的聖誕禮物 —— 耶穌,祂讓我醒悟過 來,找到希望!」
聖誕節常被商業包裝成歡樂與消費的節日,滿是絢麗燈飾與熱鬧 旋律。第一世紀的羅馬城夜生活充滿放蕩宴樂,正如今日的享樂主義 也掩蓋了聖誕的真義。然而,今天的經文「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提
醒我們聖誕節不僅是馬槽的溫馨故事,也是迎接再來的君王——馬槽 中的嬰孩將要作為審判全地的主降臨。
「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呼召我們活出與世界截然 不同的生命樣式:拒絕「荒宴醉酒」、「好色邪蕩」、「爭競嫉妒」 (13節)。真正的聖誕精神不是放縱私慾,而是「披戴主耶穌基督」 (14節)。所以早期教會在慶祝聖誕時,同時也安排禁食與施捨,提 醒信徒警醒度日。
在這個聖誕節,讓我們在歡慶中保持屬靈的清醒。每一次點亮聖 誕燈飾,都提醒我們是「光明之子」;每一首聖誕頌歌,都成為迎接 君王再來的練習。當世界說「盡情享樂」時,福音呼喚我們「警醒度 日」,因為聖誕節真正的禮物,是那位將要再來、使萬物更新的耶穌 基督。
作者:謝又生牧師
羅馬書13章11-14節 今日讀經:
11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 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12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 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13
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 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14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 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反思:保羅的勸勉怎樣預備你有不一樣的心,迎接耶穌基督的來
臨?
禱告:親愛的天父,賜給我們一顆敬畏祢的心靈,活出分別為聖
的人生。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與罪一刀兩斷:預備迎接主再臨
羅馬書6章11節: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 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有一位華人姊妹用「主脫我罪,得真自由」形容她信主後的新生。
她小時候父母離婚,隨母親和後父從大陸移居香港。因與後父關係惡
劣,內心孤單,渴望被愛,所以她很早就開始交男朋友,試圖尋找愛 的滿足。她交過不少男朋友,並與一位外國男友同居多年。
信主後,她的生命有了很大的改變,感受到主耶穌為她的罪釘死 在十字架上的愛,於是悔改。在教會姊妹的幫助下,她搬離男友家, 住進姊妹家兩年。期間與男朋友每週僅見面一次,一起看場電影或吃
頓飯;後來,待他在一家英文教會受洗後,二人在教會的祝福下結為 夫妻。上帝洗去她一切的罪,她如純潔的童女一樣走進婚姻!
這位姊妹信主後就決斷地不再活在罪裡,這是信徒應有的態度。
我們信主前犯罪越多,的確顯出主赦免的恩典越大 (5章20-21節);
但信主後故意犯罪以顯出主的恩典就太荒謬了。信主後我們和罪的關 係要一刀兩斷,不能藕斷絲連。因為受洗表明我們和基督完全聯合: 同死、同埋葬、同復活 (6章3-5節)。基督的死是向罪死,付清罪債。
我們既與祂同死,也就應該視自己和罪再沒關係,不再犯罪(10-11 節)。既與基督同活,也當應該活出脫離罪的新生活(4節)。
在將臨期,讓我們安靜在主前,省察內心,看看有沒有什麼罪惡 是我們留戀不願離開的。這些罪惡與我們的新生活格格不入,讓我們 坦誠地告訴主,祈求祂幫助,除去這些污穢,讓主寶血潔淨我們,如 雪那麼白,預備迎見祂的再臨!
作者:楊詠嫦博士
羅馬書6章1-11節 今日讀經:
1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2 斷乎不可! 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着呢? 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 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 4 所以我們藉着洗禮歸入死, 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着父的 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5
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 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6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使 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7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8 我
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祂同活,9 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 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10 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 活是向上帝活着。11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 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反思:
在你的內心和生活中,有沒有什麼罪惡是你戀戀不捨的﹖ 你願意提起決心靠主對付嗎﹖又有沒有什麼良善的品德, 是你盼望在信主後的新生活能夠表現出來的﹖求主幫助你 活出來。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為我做了一件奇妙的事,就是透過主 耶穌第一次來到世間,釘身十字架上,把我從罪惡中釋放 出來,享受真自由。求祢教我不斷悔改,離開罪惡,也不 斷經歷祢的潔淨,讓我能活出祢所賜給我的新生命,並更 好預備自己迎見主的再來。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警醒的等待
馬太福音24章30節: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着天上 的雲降臨。
幾年前,每當知名品牌推出新手機或遊戲機等電子產品時,實體 店外總會出現通宵排隊的熱潮。有人提前一天、兩天,甚至一週就帶 著帳篷來排隊,費盡心思守住位置,防止插隊,只為搶先買到心儀產 品。疫情後,這種景象已不常見,可能是經濟不景氣,或產品吸引力 下降,人們覺得不值得連續熬夜幾個通宵。
說到「警醒」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樣的聯想和感受?耶穌 預言說,聖殿將要被拆毀。於是門徒就問耶穌:「祢降臨和世界的末 了,有甚麼預兆呢?」(馬太福音24章3節)
耶穌發出多項警告:有人會冒充基督迷惑人;將有戰爭、天災人 禍,甚至天象巨變;在個人層面,人們會「彼此陷害、彼此恨惡」(10
節),愛心冷淡,許多人被迫逃亡。上帝因憐憫選民,將縮短這些苦 難的日子。因此,耶穌提醒門徒要保持「警醒」。
但這一連串的負面事件就是末日的全部嗎?不是的!末日之所以 是世界終結,是因為耶穌基督要再次降臨,永遠在信徒中作王。耶穌 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35節)。所以,末日不等 於災難的來臨;末日的重點是耶穌基督榮耀再來。我們要「警醒」, 是因為我們不要在災難和困難中失去信心和方向,卻要在盼望中等待 並且迎接主耶穌基督的再來。
再過幾週就是聖誕節。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應許將再次 降臨。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情迎接祂呢?有人或許會因為期待新手機或 遊戲機而警醒地通宵排隊;基督的再來豈不比這些更讓我們期待嗎?
作者:吳以諾傳道
馬太福音24章23-35節 今日讀經:
23「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 你們不要信。24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 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25
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26
若有 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看 哪,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27
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 人子降臨,也要這樣。28 屍首在哪裡,鷹也必聚在那裡。」29「那些日 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 落,天勢都要震動。』30「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 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着天上的雲降臨。
31 祂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祂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 那邊,都招聚了來。」32「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 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33
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 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34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 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35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反思:「警醒」對我而言,是只專注於世界的天災人禍或身邊的 困難,還是懷著熱切盼望等待耶穌基督的再來? 禱告:親愛的上帝,這個世界日趨敗壞,我們人生當中也多有苦 難,但這一切不能消滅我對祢的信心和盼望。主啊,我期 待祢的再來!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醒悟的聲音
彼得後書3章11-12節:既然這一切都要如此消失,你們處世為人必 須聖潔敬虔, 等候並催促上帝的日子來到。(和合本修訂版)
最早散發出聖誕氣息的,往往不是教堂,而是熱鬧的商場。十一
月一到,商家便透過感官行銷,運用音樂、燈飾和香薰等元素,喚起 人們對聖誕的溫馨想像。在將臨期中,你心中對於基督的到來湧現出 什麼樣的感動?
經文中,彼得以基督再來的日子作為背景,勉勵信徒於末世中持 守聖潔,以敬虔的心為主作見證。當時,受斯多亞主義的影響,信徒 認為世界是一個永無休止的生死循環,縱使被大火毀滅,部份靈魂仍 會浴火重生。然而,多數人對世界的終局都抱持悲觀的態度。
對此,彼得強調信徒應以「聖潔敬虔」的態度生活。在謊言歪理 充斥的時代,信徒更需警醒,活出分別為聖的生活,察驗上帝那善良、 純全並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章2節)。經文中「催促上帝的日 子來到」(彼得後書3章12節),原文表達的是「熱切渴望」的心態,
基督徒應在日常生活中持守這份信心,以實踐行動表明對基督再來的 盼望,而非試圖改變上帝的時間。「但照祂的應許,我們等候新天新 地,其中有正義常住。」(13節,和合本修訂版)
彼得進一步鼓勵信徒,世界的終局並非毀滅,而是上帝創世始初 的重置;而在那新天新地中,上帝的公義必被高舉。上帝的創造始於 伊甸園,在基督榮耀彰顯時,卻以新聖城——耶路撒冷作結。這是上 帝國度的展現,在新天新地中,人不再被罪控訴轄制,而是被上帝的 聖潔與公義充滿,顯出無比的榮美。
作者:鄭佑中牧師
彼得後書3章11-13節 今日讀經:
11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12 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 要被烈火熔化。13
但我們照祂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反思:「催促上帝的日子來到」意味著熱切渴望基督再來。你有 哪些實際行動可以表達這種渴望?
禱告:親愛的主,在將臨期中,我渴望尋找一處安靜之所,遠離 喧鬧,單單聆聽祢的聲音。求祢賜我信心,面對寂靜中的 不安時,能更深體會祢美善的旨意。
將臨期反思:活出上帝的公平與公義
詩篇72篇7節: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
當我家兩個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會因為玩具或甜食的分配而爭 執,有時當雙方都哭鬧得激烈,媽媽會先讓他們先冷靜一會,如果狀 況仍未能緩解,媽媽會告訴他們:「待爸爸下班後回來再解決。」若 是這樣,當天我回來打開大門時,連鞋都未脫,兩個孩子就會衝到我 面前「告狀」,因他們內心希望能得到公平、公義的裁決。
詩篇72篇是一首君王詩,有可能是大衛為所羅門登基時的代禱。
大衛沒有為兒子求財力、求兵馬、求外交手腕,在世人眼中這些是一 國興衰的必要元素。可是,他卻求上帝將公平、公義賜給所羅門 (1 節),並祈求所羅門按公平、公義審判治理國家 (2節),要為困苦人和 貧窮人伸冤 (4節)。大衛治理國家四十年,在他晚年王位交接的時候, 他體會及傳承上主的心腸——公平和公義,這才是治理之根,也是國 家得平安之本。第6節提到「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 甘霖滋潤田地」,「他」指的是王,因他在地上施行公平公義,地因 此得福。
將臨期到來,我們知道主耶穌是公義的王,祂必再來,掌權作王。 但是,藉著大衛的禱告,我們知道上帝並沒有放棄這個殘破的世界, 仍期盼所有人踐行公平、公義。我們作為屬上帝的子民,應更明白上 帝的心意,在祂給我們的處境中,友善對待被輕視的人,支援落在艱 難裡的人,哪怕只是一個微小的禱告、微小的行動!
作者:莊振威牧師
詩篇72篇1-7節 今日讀經:
1 上帝啊,求 祢 將判斷的權柄賜給王,將公義賜給王的兒子。2 他要按 公義審判祢的民,按公平審判祢的困苦人。3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義使 民得享平安。4 他必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窮乏之輩,壓碎那欺 壓人的。5 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祢,直到萬代。6 他必降臨, 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潤田地。7 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 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
反思:
上帝關注公平、公義,我們是否也關心祂所關心的事?我 們如何對待身邊受困苦、被輕視的人? 禱告:慈愛的上帝,我們在這將臨期仰望祢,記念祢的愛子耶穌 基督是公義的君王,必再來施行祢的旨意。
求祢賜下智慧 與勇氣,使我們效法祢的公平, 在紛爭中尋求和睦,在不 公中伸張正義。願我們如世界宣明會創辦人卜皮爾(Bob Pierce)祈禱:「願使上帝心碎的事,也使我心碎。」奉 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燈油滿溢的生命
馬太福音25章13節: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 們不知道。
在我結婚前的一個星期,一位好友突然打來電話,語氣急切地問: 「你在幹什麼?你不是今天結婚嗎?」我愣了一下,回答:「不,是 下個星期。」他無奈地說:「我們已經站在你結婚的教堂門口了。」 那天教堂門關著,我的朋友唯有失望地離開。
被拒於門外是耶穌十個童女比喻中愚拙童女的下場。耶穌以新郎 的到來比喻祂的再臨,雖無人知曉確切日子,卻呼召我們時刻預備。 那我們該如何預備呢?
1. 內在預備重於外在
十個童女都拿著燈,外表看似相同,但區別在於「油」——象徵 內心的屬靈準備,可能指向聖靈的同在、信心或對上帝的忠誠。愚拙 童女的希臘文「moros」意為「愚蠢」,她們外表光鮮,卻未帶足夠 的油。然而,聰明童女卻帶著裝滿油的罐子(4節)。她們深知責任 重大,甘願付出努力,興奮地為新郎預備,忠心完成所託。
2. 預先預備,而非事後補救
愚拙童女的問題不在於打盹,而在於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日子 選擇睡覺,而不是去買油。屬靈的準備無法依賴他人,每個人都需要 自己面對上帝。
3. 及早預備,切莫遲延
「警醒」意味著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信仰的「油」—— 透過禱告、 讀經和服事,讓生命隨時預備迎接祂。
將臨期是等候與預備的時刻,我們無法預知那日子,卻能選擇在 今日警醒,趁著白日預備燈油,迎接那榮耀的降臨。
作者:葉福成牧師
馬太福音25章1-13節 今日讀經:
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着燈出去迎接新郎。2 其中有五個是愚 拙的,五個是聰明的。3
愚拙的拿着燈,卻不預備油;4 聰明的拿着燈, 又預備油在器皿裡。5
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着了。6「半夜 有人喊着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7「那些童女就都起來 收拾燈。
8
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 滅了。』9「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 油的那裡去買吧!』10「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 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11「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 主啊,給我們開門!』12「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 識你們。』13「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反思:你的「燈油」是否充足?有哪些屬靈操練能幫助你保持警 醒?
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在將臨期提醒我警醒等候祢的降臨。求 祢賜我智慧與力量,讓我不被世事分心,願我的心如同聰 明的童女,警醒預備燈油,迎接祢榮耀的到來。奉主耶穌 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覺醒:耶穌誕生對我的影響
約翰福音1章23節: 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着說:「修直主的道 路」。
親愛的弟兄姊妹,小時候你害怕死亡嗎?現在還害怕嗎?我記得 小時候,死亡對我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1976年,鄰居家 一位老人過世,年幼的我近距離目睹了喪禮的儀式和過程,深深感受 到死亡的無常與必然。那一年,我八歲,死亡的陰影在我心中留下了 深刻的印記。
然而,到了三十二歲,我脫離了對死亡的恐懼。那一年,我認識 了主耶穌。透過祂的生、祂的死、祂的復活、祂的升天,祂賜給我永 生的盼望。有了主耶穌,我從此擁有了喜樂與平安。
施洗約翰知道自己的人生與主耶穌的誕生緊密相連,他的使命是 為主耶穌預備道路,將救主耶穌顯明給世人。我的一生也當成為主耶 穌的見證,讓更多人因祂的救恩,從死亡中得著復活的盼望。
年邁的西面在聖殿裡見到剛出生的主耶穌,心滿意足地說:「主 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 祢的救恩,就是祢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 民以色列的榮耀。」(路加福音2章29-32節)
是啊,耶穌是照亮我的光。因著祂的救恩,我們得以重生,得看 見並進入上帝的國。我們有了新的身分,生命屬於祂,人生充滿價值。
見證耶穌,我們人人有份,因為「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 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24章14節)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主耶穌救我們出死入生,使我們不再懼怕死 亡。這不懼怕死亡的人生,是否有了新的意義和方向?
作者:孫躍牧師
約翰福音1章19-28節 今日讀經:
19
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 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20 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 不是基督。」21 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 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22 於是 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 是誰?」23 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着說:『修直主的道路』, 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24 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25 他們就問 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甚麼施洗呢?」
26 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 認識的,27 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28
這是在 約旦河外伯大尼,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
反思:
耶穌的降生帶來永生的盼望。這個盼望如何影響你面對生 活中的挑戰或恐懼?
禱告:
親愛的上帝,在這將臨期,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到祢面前, 記念祢差遣獨生子耶穌降世,為我們帶來光明與救恩。感 謝祢賜下永生的盼望,使我們從死亡的恐懼中得釋放,進 入祢喜樂和平安的國度。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結語:
聖誕喜訊 ——
迎向新年的恩典
年終將至,聖誕節已悄然來臨,新的一年即將展開,我們又將年 長一歲。著名神學家約拿單 · 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曾說: 「約伯在一日之內失去了所有,包括家庭、財富和健康。然而,一般 人失去一切的速度不會如此之快,我們通常是用一生的時間,慢慢失 去所有。隨著人生的旅程走到盡頭,我們將一切留在身後,迎接死 亡。」時光荏苒,珍貴的事物逐步從我們生命中消逝。在這人生旅程 中,負擔未見減輕,反而日益沉重,身體與心靈皆承受壓力與疲憊。
我們不禁會問:我們的盼望與出路在哪裡?聖誕節的真正意義, 正是給予我們這樣的答案。當我們迎來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祂帶來 的不僅是喜樂的慶典,更是上帝賜予全人類的最大恩典與盼望。因有 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 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賽亞書9章6節)
舊約先知以賽亞預言了耶穌基督救主的降生,當時的以色列內憂 外患,人們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中。以賽亞預言一位特別的「嬰孩」和 「子」的誕生將帶來救贖與治理。祂的名稱揭示了這位救主的身分與 特質:
· 奇妙策士:祂擁有無限智慧,能指引我們走出困境。
· 全能的上帝:祂擁有神聖的大能,能勝過死亡與破碎。
· 永在的父:祂如慈父般眷顧我們,在失落時不離不棄。
· 和平的君:祂帶來內心與世界的和平,安慰受傷的靈魂。
儘管來年充滿挑戰,我們或許因時光流逝而感到失落,因未實現 的夢想而感到遺憾,因人際關係的摩擦而感到疲憊。然而,因著聖誕 節帶來的恩典,我們得以在這些失落中找到安慰,重新得力。願我們 仰望馬槽中的救主,記念祂的降生所帶來的平安與喜樂。無論前路如 何,我們正面臨何種失去,耶穌基督是我們在黑暗中的光,祂必引領 我們穩健前行,走進新的一年,滿有祂的恩典與同在。
作者:呂倩 靈命日糧事工編輯
明白經文原意
活出聖經教導 個人反思沉澱
透過貼近生活的故事帶出聖經真理,幫助你天天與主親密同行。
自1956年創刊至今,《靈命日糧》已被翻譯成超過58種語言,深 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
請掃描QRCode訂閱季刊《靈命日糧》
潘怡蓉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 謝又生牧師,播道會同福堂 楊詠嫦博士,基督教國際神學院院長 吳以諾傳道,香港聖經教會觀塘堂 鄭佑中牧師,觀潮浸信會 莊振威牧師,宣道會方舟之家 葉福成牧師,播道會恩福堂 孫躍牧師,香港聖經教會上水堂 張李嘉華牧師,播道會恩福堂 吳偉良牧師,西九浸信會 余振傑傳道,深恩浸信會 羅黃美貞傳道,播道會恩福堂 葉偉洪傳道,銅鑼灣浸信會將軍澳福音堂 莊祖鯤牧師,真光協會創辦人 曲曉寧傳道,香港聖經教會西環堂 石岩傳道,香港聖經教會上水堂 葉子良牧師,香港聖公會靈風堂 陳傳華牧師,播道會雅斤堂 周偉強牧師,大埔浸信會 廖金源牧師,環球聖經公會香港總幹事 張振峰牧師,播道會恩福堂 周曉暉牧師,宣道會北角堂 何允聰牧師,聯宇聖經學院 黎家翹牧師,播道會恩福堂 羅大鵬牧師,宣道會荃灣堂
閱讀本書後有任何回應, 歡迎電郵至靈命日糧事工香港辦公室:hongkong@odbm.org
掃描 QR Code,
瀏覽更多靈命日糧事工線上資源。 https://linktr.ee/odbm.hk
此書為非賣品.歡迎自由奉獻